6月2日线上炒股配资门户,海昌海洋公园发布公告称,拟向祥源控股集团旗下企业发行51亿股新股,总计约22.95亿港元。交易完成后,祥源控股将间接持有海昌海洋公园38.6%股权,成为其新的控股股东。
而此时,距离海昌海洋公园出售武汉、成都、天津、青岛的海洋公园100%股权和郑州项目66%股权,仅过了不到4年的时间。
四年前那场高达65.3亿元的资产剥离,显然并未为海昌海洋公园带来期盼的触底反弹。但站在青岛的角度,此番股权变动或也意味着,当年“放手”的海洋公园运营商,正携新资本悄然回归。
海昌海洋公园,怎么了?
海昌海洋公园是中国首家在香港上市的主题公园运营商,也是中国最大的海洋主题公园运营商,早年旗下运营11家海洋主题公园,每年游客接待量超2000万人次。
其发展困局的暴露,起于疫情期间。2020年,海昌海洋公园的门票业务同比减少67.3%,非门票业务下滑38.1%,净亏损达14.78亿元。
为应对资金难题,海昌海洋公园启动轻资产战略,于2021年10月18日转让旗下武汉、成都、天津、青岛的主题公园项目100%股权,以及郑州主题公园项目66%股权,交易对价总计65.3亿元。
彼时,海昌海洋公园将所获的现金资金以4:4:2的比率分别用于还债和补充运营资金、升级扩建上海和三亚公园、轻资产业务布局。
显然,四年过去,海昌海洋公园资金链紧绷的困局仍未解决。
2024年,海昌海洋公园实现营收18.18亿元,与2023年持平,但亏损却扩大至7.4亿元,流动资产净额降至-29.5亿元。
于是便有了此番引入祥源控股作为新控股股东的融资安排。对此,海昌海洋公园在公告中坦言,“本公司业务复苏表现慢于预期,出现了持续的经营性亏损,导致阶段性的流动资金压力。”
根据公告,海昌海洋公园将以每股0.45港元的价格,向祥源控股旗下的祥源星海旅游(开曼)有限公司发行51亿股新股,融资总额约22.95亿港元。
“本次认购事项若进行,则将引入了新的控股股东,将有效提供本公司更多战略发展资源,同时有助于补充本公司营运资金、降低财务费用,并支持本公司继续推进现有项目的升级转型,提升园区运营效率。”
截至2024年底,海昌海洋公园旗下拥有并运营7家文旅项目,其中便包含位于山东的烟台海昌海洋公园,而此前出售青岛等地的项目,则仍作为运营管理方参与。
当然,无论是此前“放手”的海昌海洋公园,还是其新股东祥源控股,对于青岛来说,都不算陌生。
山岳与海洋的双向救赎
祥源控股与青岛的携手,已有10年光景。
2015年,祥源控股在青成立青岛祥源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青岛祥源公司”)。此后,其与崂山旅游集团开启战略合作,于2016年3月签约崂山风景区战略合作项目。
2016年4月,青岛祥源公司与崂山旅游集团共同出资成立了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青岛崂山祥源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先后投资建设了太清道苑度假酒店项目、海上旅游项目、沙港湾项目等。
其中,以沙子口国家中心渔港为核心的沙港湾项目,双方酝酿8年,于2020年正式落地。而青岛,只是祥源控股文旅布局的其中一环。
自2008年涉足文旅产业以来,祥源控股已在全国14个省份布局40余个文旅项目,旗下上市公司祥源文旅近年来通过资产重组,整合了张家界百龙天梯、黄龙洞、凤凰古城等优质山岳型景区资源。
2025年一季度,祥源文旅实现营业收入2.12亿元,同比增长55.2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3119.48万元,净利润猛增158.67%。
此番祥源控股入主海昌海洋公园,为自身补上了“海洋”板块,而其文旅基因更让此次并购充满想象空间。
之于海昌海洋公园,祥源控股在为其补充营运资金、降低财务费用的同时,也有望依托在索道、游船等景区服务的成熟经验,助力海昌海洋公园摆脱“门票依赖症”,激活新的消费潜力。
之于祥源控股,在此次并购中所涉足的海洋文旅板块线上炒股配资门户,恰恰是青岛所深耕和擅长的,未来若想继续深耕海洋文旅、补全从“山岳到海洋”的全域旅游生态,携手多年的青岛都将是不错的选择。
金元速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